注解华侨城股票行情: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启文化产业发展新征程
11月16日至20日,第十六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以下简称“文博会”)在“云上”举办。来自全国各地和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等国内外优质文化产业项目、产品,汇聚在12个线上专业展馆,全景式地展现了“十三五”时期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创新。
在众多参展企业中,华侨城集团(以下简称“华侨城”)采取1+N形式,统筹旗下16家大型文旅企业参展,并在本届文博会期间再度获评“全国文化企业30强”,连续多年蝉联该项荣誉,引发业界关注。
作为“中国文化产业领跑者”,华侨城在“十三五”期间创新“文化+”发展模式、助力文化振兴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践与经验,或可为新时期文化产业共谋高质量发展提供参鉴。
数据显示,华侨城2019年文化相关产业投资、文化运营收入均超过集团投资总额和总收入的60%,继续保持行业内的强势地位。
发挥“文化+”聚合效应,打造经济新增长极
今年,华侨城多地文化和旅游综合项目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,跑出复工复产“加速度”。
以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“三园一镇”首开项目——奇梦海滩水乐园为例,乐园汲取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精粹,以海洋传说和故事为蓝本,打造了四大海洋探索主题区。作为国内首个海洋探索主题的水上乐园,在疫后经济社会全面复工复产的关键期,有效激活区域文旅消费市场活力。
随后,深度融合文化艺术与海滨风情的深圳欢乐港湾·海滨文化公园,整合活化生态湿地、桑基鱼塘、古村民居、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打造的华侨城古劳水乡度假区(一期),依托“金陵文化”与现代潮流元素、“硬核”科技打造的南京欢乐谷等文旅融合新产品陆续走向市场,以高频率、高水平的供给输出,为游客带去欢乐时光,助推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多次消费热潮。
“文化+节庆”则是华侨城助推文旅产业升级、产品消费规模增长的另一发力点。以刚刚收官的2020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为例,在135天时间里,推出400多场高品质主题活动、2400余款旅游产品,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,与去年同期持平,在全国上下全面复工复产的加速期,为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注入一剂“强心针”。
疫情加速了人们的生活、娱乐、工作从线下转到线上,大大凸显了数字经济、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。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中,文化IP的作用正越来越突出,在不同文化旅游消费领域里IP的多样化、系列化、集群化、联动化运营渐成大势。
文博会期间,51网贷查询网华侨城旗下文旅科技集团展出的人工智能无人零售商店——卡乐小店,结合“爆笑两姐妹”等华侨城原创文旅IP形象,基于人脸识别、大数据分析、智能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,打造可应用于景区、商业街区等多元消费场景的人工智能无人零售商店,有效提升运营效率、实现精准服务与营销。新兴科技与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,不仅打开了产业发展的空间,也为人们带来了颠覆性的文旅新体验。
此外,华侨城还借助一系列新技术、新手段“活化”传统文化,以科技之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提升。